老战士纪念馆 - 迟浩田(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查看新闻

“我家来了八路军” 老战士纪念馆山东分馆

来源:老战士口述历史研究会 www.lzscn.com 发表时间:2019/4/5

      又是一年清明时,然而父母都已不在,少了他们的陪伴,前行之路亦会倍感孤独。年过半百的我,踏上了返回老家的路。春暖花开之季,清明泪雨之时,我回到故土寄托我的哀思,那里有父亲抗战的足迹,那里有牺牲在沙场的亲叔叔,他们和万千战友们换来了今天的盛世中国。

      这次,我想在我的老家莱芜,在我的青少年时期,父母带我来这儿生活了八年的后城子村,建立老战士纪念馆山东分馆,去祭奠为共和国流血牺牲的父辈们,去继续传承这永不变色的红色血脉。正如习近平主席强调的,保护好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因为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到,这里是我的根。

      4月2日,我提前来到这片英雄辈出的故土,来开辟又一个崭新的“红色教育根据地”。

      抗战初期,日本鬼子侵略山东,在那里实行烧杀抢掠和三光政策,山东沦为重灾区,毛主席从延安派兵进驻山东,在罗荣桓等领导的八路军115师进入晋冀鲁豫,组织领导全民抗战。
      在开国将帅中,有399名都在我的家乡山东沂蒙山抗日战场战斗过,其中有黎玉、王建安、廖容标、 等著名开国将军,他们就曾住在我家的老宅。

      我的父亲和叔叔就是受到了这些共产党人的影响,在他们的影响和教育下,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叔叔为国捐躯牺牲在战场上,我的父亲从一个普通农村青年,成长为革命到底的共产主义战士。抗战胜利后,东江纵队奉命北撤山东,被编入第三野战军也来到了我的家乡沂蒙山,受到了广大人民的热烈欢迎,和山东人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参加了孟良崮,莱芜,济南,淮海渡江等重大战役,推翻了蒋家王朝,取得了伟大胜利,为新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据我父亲的口述:抗战时期,毛主席派兵进山东,后城子村曾是山东八路军四支队的驻地,而我家的老宅,曾是被当地群众称做“菩萨司令”的廖容标同志在鲁中抗日时居住过的地方。(因为当时天气干旱,很多地方没有下雨,而廖司令走到哪里都会下雨,还有他对当地老百姓无比热情和关心,所以就有“菩萨司令”的美名)就在这座房子里,我的父亲为黎玉、王建安、廖容标等八路军高级将领饮马挑水,同吃同住,就是在廖司令等一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感召下,我父亲认识了救苦救难坚决抗日的共产党,认识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八路军,从此毅然决然的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做了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两代人跨越世纪在同一个地方传承红色基因

      虽时过境迁,老屋杂草丛生,然而红色的血脉依然相联、革命后代的情谊依旧延续!今年清明节,我有幸见到了廖将军之子廖大哥及其家人,他对我办纪念馆分馆的事十分上心,决定和我一同出席山东分馆开幕式。

      4月5日上午8点,我和廖大哥及夫人在莱芜纪念馆丁馆长的陪同下,来到了廖容标将军的墓碑前祭奠。我也是第一次来到了这位既熟悉又陌生的菩萨将军的墓碑,心中无比地崇敬。

      廖大哥在父亲的墓碑前深情地说:“爸爸,请放心,在习主席的领导下,人民的日子越过越好……!”感人的话寄托了我们对老一辈革命者的无限敬仰和哀思,更加强了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永远不断向前!

      随后,我陪同廖大哥探望了我挖掘出来的抗战英雄滕锡远同志。他有一把枪就是当年廖将军奖励给他的。

      滕锡远,今年已经94岁高龄,身体依然结实硬朗。因为皮肤黝黑,战友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滕黑子”。他可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15岁那年,就曾只身一人割下日寇头颅去见廖司令,受到廖容标将军和粟裕将军的嘉奖。两把磨出包浆的驳壳枪,一把当时缴获并割下日寇头颅的战刀成了他的命根子随身珍藏至今,这是他一生最大的荣誉。一提到到当年的血与火的生死战斗,他总是激动不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人民子弟兵为什么能战无不胜?正是我党我军有着千千万万像滕老一样有血性的老战士!

      在听说我要带廖容标之子来探望他并一起参加老战士纪念馆山东分馆奠基仪式时,老人家激动的一宿没睡,次日清晨便早早在家门口等待着我们,这种感情让人为之动容。

      当见到廖司令儿子时,他们两个人紧紧相拥在一起,曾经追随着的“菩萨将军”抗日打鬼子的难忘岁月又在滕老心中掀起涟漪,虎将之子亦被父亲带出的老兵的忠诚和英勇所深深震撼!腾老一门忠烈,全家都是提着脑袋干革命,戎马一生先后七次负伤,可谓九死一生!如今和老伴只是居住在一间简易老房子里,他们为国家为人民的付出实在太多太多,却从来不要求组织上的特殊照顾,老一辈的高风亮节让现在的许多党员干部为之汗颜。我不禁想起陆游的那句古诗: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我们与济南市老干局和原单位老干部处有关同志合影留念后,便马不停蹄地奔赴当年廖司令指挥作战的地方——后城子村卓继福卓继禄老宅。我希望在滕老和廖大哥的见证下,这里将成为永不能忘记的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驱车40分钟后,我们来到了后城子村。明媚的阳光照射着后城子,村委的门口铭刻着当年我村参加革命的人员名单,但缺少了抗日时期秘密党员党支部名单,我想我一定要对它进行补充。据我父亲回忆,当年他和池法田是山东省委秘密交通员也是村里的秘密党支部书记,他领导的党支部因无一秘密党员叛变,抗战胜利后被评为模范党支部,这一光辉历史成为了我父亲晚年回忆抗战时期的的无上荣光。

村委门口黑板上的记录

后城子村老百姓自发主动帮忙清理院子

      还是在这个鲁中抗战老区,老百姓用双手把荒草、石块一点一点的搬出,用朴实无华的热情再次为八路军驻地无私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不知为何,鱼水情深竟在这时悄无声息地浸润着我的心。当乡亲们捧起老将军老战士们的照片时,我果断举起相机,为他们照下了这张合影,我想,家乡的百姓无论何时也不会忘记八路军!

      4月5日上午,偏僻的小山村,突然热闹了起来,村民们奔走相告,络绎不绝来到老战士纪念馆山东分馆聆听“我家来了八路军”!在乡亲们的簇拥下,我和廖大哥搀扶着滕锡远老英雄来到了廖容标将军曾经驻扎过的小院子,就是在这里,廖司令率领着山东四支队进行敌后抗日武装和宣传工作,也就是在这里,受廖司令的影响,我父亲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同时也成就了千千万万像滕锡远这样骁勇善战的孤胆英雄。

      今天,我带来了后城子村光荣历史的两位见证人。以此为契机,成立深圳老战士纪念馆山东分馆,为的是不辜负我们祖辈出了血出了命换来的新中国,为的是将这片红色故土与我们的心紧紧相连!

 

      94岁高龄的滕英雄中气十足,说起当年的抗战回忆依旧十分激动,一把匣子炮在手中不停攒动,仿佛那段烽火连天的情景就在眼前,历史赋予一个军人崇高的使命至今仍是炽热的,滕锡远老战士虽已离休多年,但是只要这把枪拿在手上,就能激发一个中国军人无限的忠诚和血性!

      廖红军大哥兄弟几个都是在山东老区出生成长,从小就与这片热忱的土地紧密相连。一个标准的军礼,一记深深的鞠躬,廖司令一家人与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可谓没齿难忘。彷佛廖司令就站在眼前与老百姓们上大课,聊天拉家常,过去是这样,如今依旧是这样!

      廖红军大哥当天还为老战士纪念馆山东分馆捐赠了他父亲穿过的军大衣,这对于我们分馆可是一件珍贵的文物!


      随后,我们和乡亲们步入尚未完全建好的卓家老宅,步入后城子的革命发源地,去找寻我们与父辈的联系,去找寻我们的基因我们的根。

      4月8日起,通过几天的努力,找到四级政府盖章终于将二叔卓继禄烈士搬进了莱芜战役烈士缅怀堂,与他5000多名战友团聚,面对他们金碧辉煌的骨灰盒,我只有一句话告慰叔叔叔们: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安息吧!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聆听老战士的战斗事迹,我们或许应该明白,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那么一群最可爱的人,为了人类最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前赴后继、负重前行!父亲,母亲,叔叔,请你们放心!

 

您是访问本站第1523740位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