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战士纪念馆 - 迟浩田(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反响 > 查看新闻

宝安日报报导--她不但为老兵父亲写传 她还要写更多革命故事

来源:老战士口述历史研究会 www.lzscn.com 发表时间:2013/7/14

第七届文博会将在本月13日-16日举行。本次文博会将首次设立以老战士口述历史文献和红色革命文物为主线的红色文化展位,届时该展位将展出大量革命史料,其中包括来自全国各地的革命老战士战争年代的老照片、口述历史手抄信件、功勋章、抗战时期的独轮车、纺线车、磨子等年轻人很少见过的革命文物。该展位的参展单位负责人是深圳市老战士口述历史研究会会长卓振翠,她是宝安区一位普通市民,又是一位不普通的革命军人后代,她花了三年时间为革命老战士父亲卓继福写书,如今她还要继续为全国千千万万革命军人写书。

  她要写更多

  革命军人的故事

  卓振翠是深圳市老战士口述历史研究会会长,而她的父亲卓继福则是戎马一生的革命军人。卓继福老人曾跟随众多名将同赴一个战场,先后参加了蒙阴、汶上、梁山、沙土集、兖州、济南、淮海、渡江、南京、上海和抗美援朝等历次著名大战役。战争年代带头送亲弟弟上战场,其弟弟不幸战死疆场,和平年代,他又带头将妻子、孩子从城市送回农村,放弃政府机关工作,投身三线建设和矿山开发,北上垦荒,南下垦荒,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默默无闻一辈子。卓继福今年九十岁,与中国共产党同龄,他和很多老战士一起见证了近代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许多重要时刻。作为革命后代的卓振翠,从小便对父亲革命军人的作风和传统耳濡目染,听着父亲亲历战争故事长大。她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为父亲和在济南战役牺牲的二叔写一本传记。在父亲80多岁高龄时,卓振翠终于放下手中事,以父亲口述为主,历尽三年艰辛走遍全国各地考察取证,终于完成了父亲的红色传记《沂蒙之子——卓继福回忆录》。

  《沂蒙之子——卓继福回忆录》因其独特的史料价值被国家八大战役纪念馆收藏。父亲的书写出来了,卓振翠却想到,全中国还有千千万万和父亲一样戎马一生的老革命军人,他们年轻的时候为保家卫国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如今年老了,却少有人记起。“他们的一生是不应该被遗忘的。”卓振翠说,她决定把老革命军人的故事写下去,不仅为自己的父亲写故事,还要为千千万万的革命老兵写故事。

  全国老兵

  寄信来讲述革命历史

  《沂蒙之子——卓继福回忆录》一书出版后,卓振翠为革命老兵父亲写书的事迹也传遍了祖国大江南北,来自全国各地的很多老兵纷纷给卓振翠写信讲述他们自己的革命故事。昨日上午,记者在卓振翠家看到了厚厚一叠革命老兵的来信,南京、湖北、江西……这些信件来自全国各地。卓振翠说,这些信件里讲述的革命历史和她父亲讲述的都非常吻合,从这些信件里可以看到当年战争的艰险以及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最让我感动的是里面一封题为《压不垮的我》的来信。”卓振翠说,这封信是江苏南京的老战士姜玉秀写来的。在信件里,姜玉秀讲述了她作为一名护士,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遭遇的艰险,她说,因为战争,她长年营养不良因而生发各种疾病,但是她仍坚守在战场上,如今她患了多种慢性疾病,身体浮肿伴随了她60年,但是她自称自己是压不垮的战士。她说:“经历过战场上的出生入死,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2010年7月1日,“深圳市老战士口述历史研究会”被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卓振翠被选为会长。研究会成立的目的是通过研究会广泛收集、整理、编撰、研究、宣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老战士口述历史,弘扬老一辈革命精神,整合红色资源对青少年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等。目前,深圳市老战士口述历史研究会的计划是广泛征集老兵口述历史并编入大型出版工程《中国革命军人——老战士亲历实录》。迄今为止,卓振翠已经采访了上百位革命老战士,然而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她希望通过在此次文博会上对红色文化的全新展示和大力宣传,让更多的人紧急行动起来,挖掘我们身边鲜为人知的革命口述历史。

新闻链接:http://barb.sznews.com/html/2011-05/10/content_1561528.htm

您是访问本站第1523641位战友!